今年以来,诸暨市以“数字赋能、源头管控”为突破口,紧盯危化品重大危险源监管难点,推进全市重大危险源智能化系统建设,通过智能监测、流程再造、政企协同,实现相关企业安全生产“零事故”。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家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接入智能监管系统,预警处置率100%,高危作业审批效率提升80%。
一是智能监测控风险。升级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系统,对储罐区、生产装置等关键点位实施24小时动态监控,用“数据哨兵”盯死危险源头,实时抓取温度、压力、气体浓度等数据4.3万条,智能算法自动分析波动趋势,触发预警86次,隐患处置平均用时15分钟。同步搭建“电子围栏”,为186名员工配备定位终端,实时追踪活动轨迹,触发越界报警30次,重大危险区域实现“零误入”。针对夜间、节假日等薄弱时段,增设AI智能巡检模块,自动识别人员脱岗、设备异常等问题45次,风险漏检率下降90%。
二是流程再造堵漏洞。开发特殊作业“一键通”平台,推行电子表单标准化,实现动火作业、有限空间等6类高危作业全流程电子化审批,由企业在线提交方案,系统自动校验人员资质、防护措施等12项关键要素,再行人工审核开展作业,让“机器跑腿”替代“人工踩坑”,已拦截不合规申请15件,审批时长从2天压减至4小时。现场配备智能摄像头,实时捕捉未戴护具、违规操作等行为60次,自动推送整改指令,违规行为“即现即改”。
三是政企联动强应急。构建“企业自控+政府监管+专家支撑”三级联动机制,搭建政企数据共享平台,打通政企数据壁垒,企业气体泄漏、压力超标等预警信息直通应急管理部门,触发“红黄蓝”三色响应,蓝色由企业自主处置,黄色由部门专家远程指导,红色由政府专职消防队与企业救援队联动出击,以“秒级响应”守住最后一道防线。政府消防队对企业内部消防队开展结对指导,围绕储罐泄漏、管线爆裂等险情,开展“盲演+实战”演练6次,覆盖企业队员260人次,政企协同处置效率提升40%,实现“厂内安全”与“区域联防”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