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深化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改革 打造现代化应急消防管理体系
发布日期:2025-04-08 17:13 来源:市应急管理局 浏览次数:

近年来,宁波市在深化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完善运行机制、强化数智融合、精准分析研判,不断提升基层应急保障力、管控力、执行力,努力打造全省领先、具有宁波辨识度的应急消防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示范标杆。

一、完善运行机制,提升基层应急保障力

宁波市在推进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建设中,首先着眼于完善运行机制。全市157个乡镇(街道)已全部建成应急消防管理站,80个乡镇建立了政府专职消防队,并高质量建成合署独立办公场所69个。为确保检查力量充足,乡镇(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按3-5名配备正式在编人员,并通过创新项目化方式增配辅助力量717人、执法车辆185辆。同时,明确基层应急消防管理站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建立“防消联勤”机制,推动基层应急消防工作向事前预防转型。

在提升基层应急保障力方面,宁波市还注重培训提能。市县层面,按照“每月必训、逢训必考、训必实战”的原则,每月开展一次集中培训,并建立师资队伍库、课件库、试题库,实现培训资源全市共享。镇街层面,创新“小教员”培训模式,由乡镇业务骨干负责开展基层常态化培训,已配备500余名“小教员”,每周平均参训人数达到2000余人次。

二、强化数智融合,提升基层应急管控力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控力,宁波市依托“141”基层智治平台打造应急消防应用,全过程重塑工作流程,推动基层隐患排查由虚入实、发挥作用。通过全面梳理纳管主体,常态化动态排摸、及时补充完善,已入库工矿企业、沿街店铺、人员密集等重点场所监管主体24.7万家。同时,制订针对性检查表,优化设置检查表单38份,实现安全生产检查一个标准、一个口子。镇街层面则按照风险区分一般、重点监管单位,分别按照每年度、每季度完成全覆盖走访。

为确保隐患应改尽改,宁波市还动态监控隐患闭环情况,对于临期或者逾期未整改的隐患,发布预警,督促隐患真实整改闭环。创新性设置长期管控方式,有效避免基层“藏隐患”的行为。

三、精准分析研判,提升基层应急执行力

在提升基层应急执行力方面,宁波市注重精准分析研判。市、县基层指导处(科)每周对各地“141”平台纳管主体的纳管率和准确率进行核查,每月开展交叉检查,确保应纳尽纳、信息准确。每日展开隐患预警精准分析,每周对未达到绩效要求的辅助人员、专职队队员进行工作提醒,每月对走访企业情况、重点企业覆盖情况、隐患质量进行统筹分析,并根据工作量进行工作提醒,确保集中精力开展隐患排查。

此外,宁波市还无感统计1006名辅助人员以及418名专职队队员每日工作绩效,实施执法辅助队伍薪酬体系改革,实现薪酬与工作绩效权重科学匹配。累计调整绩效不合格辅助人员15人次,调整至重点岗位使用45人次。

宁波市在深化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改革方面的做法,不仅提升了基层应急保障力、管控力、执行力,还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迭代的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建设经验。未来,宁波市将继续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努力打造更加完善的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