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今年入梅以来(6月6日至30日)两轮强降雨过程与全县面雨量达246.8毫米的严峻考验,龙游县坚决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方针,以“高”“准”“快”为要诀,层层压实责任,织密安全网络,成功处置衢江航道船舶搁浅等险情,高效转移受困群众30人,实现梅汛期人员“零伤亡”目标。
一、站位部署“高”,责任贯通如磐石。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坐镇防汛防旱指挥部,依托“1833”联合指挥体系,高频次组织视频会商,精准把握汛情脉搏,并通过防汛工作钉钉群实时调度部署。各级责任贯通到底:防指成员单位主官一线督战;乡镇(街道)、村两委及党员干部以党建为统领,下沉网格,成为抢险救援最前沿的坚实堡垒。县防汛防旱指挥部联合林水、资规部门创新开展“六问”抽查,覆盖65名基层责任人及全部卫星电话,对发现的9个问题立行立改,拧紧责任落实“压力阀”,确保体系高效运转。
二、风险防控“准”,隐患消除于未萌。县防汛防旱指挥部聚焦山塘水库、小流域山洪、地灾风险区、危旧房、道路边坡等关键部位,全县闻“汛”即动,投入排查力量5600余人次、巡查车辆135车次,开展拉网式、滚动式巡查,精准揪出安全隐患34处。基于研判,果断对5个涉水工地实施停工、关停2处旅游场所,将风险消弭于萌芽。梅汛期间共组织紧急会商18次,发布预警信息32万余条、重要天气及水雨情通报9期、工作提示函6份,为科学防御奠定坚实基础。
三、应急联动“快”,救援协同显神威。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集结人武民兵、公安、消防、社会及专业救援队伍、乡村应急力量等950余人严阵以待,卫星电话、发电机、排水泵、橡皮艇等关键装备性能良好、随时可用。险情即命令:6月16日,县消防救援大队迅疾化解衢江航道三艘疏浚船搁浅险情;龙游民安公益救援中心快速反应,成功转移小南海镇船厂江心洲30余名受困群众,充分展现了“快”速响应与强大协同作战能力。
龙游县以持续巩固“零伤亡”成果为新起点,深化“1833”体系应用,完善预案,压实责任,强化隐患整治与基层应急能力,为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筑更加坚固的防汛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