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县以“手册赋能、试点攻坚”筑牢乡村安全防线
发布日期:2025-07-15 09:59
来源:直属机关党委
浏览次数:
为破解基层应急响应“最后一公里”难题,青田县加快推进“最小应急单元”建设,通过调度会顶层设计、工作手册规范流程、试点村先行探路,围绕“风险预警要早、巡查检查要勤、人员转移要快”的核心要求,推动村级应急管理从“被动处置”转向“主动防控”。
调度会统筹部署,明晰路径。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阮美莲牵头组织召开4次专题调度会,明确“村自能战”建设目标,锚定方向,明确了两级网格构建扁平化指挥体系,强化责任分工,要求将各项职责分解到人,配套“一览图”公示流程,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担”,形成“党委统筹、应急牵头、多元参与”的协同网络,为“村自能战”奠定组织基础。
工作手册操作指南,规范流程。针对村级应急职责模糊、操作无据等问题,编制《青田县村级应急小单元“村自能战”工作手册》,主要分为村庄概况、组织架构、基础信息、工作机制、指挥流程图等5个部分;明确了网格人员、网格职责、网格包保人员、风险点位、应急保障(场所、物资、队伍)等5张清单,将专业术语转化“看得懂、学得会、用得顺”的操作指南,破解基层能力薄弱难题。
试点村先行探路,以点带面。选取典型村落开展差异化试点,有效运行“网格责任到人、风险管控到点、技能培训到户”模式后并全域推广。其中海溪乡在梅汛期有效实施“乡自为战、村自能战、村乡联动、乡县协同”成功避险。海溪乡共配置19名吹哨人,覆盖所有自然村且每村组建3人以上应急小分队,在马岙村底岗山塘发生泄洪道堵塞水位暴涨的险情时,在黄金30分钟内自主完成风险识别、人员转移和先期处置,是青田县应急小单元“村自能战”工作机制的有效实践,该案例荣获国家应急部通报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