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关于防范遏制矿山领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硬措施》、《浙江省矿山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等有关要求,强化矿山重大灾害超前治理,遏制防范矿山重大安全风险,衢州市积极采取“三专”联动措施,全面查清矿山隐蔽致灾因素。
“说理式”专业培训,提升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能力。一是政府组织集中培训,5月16日,市应急局邀请矿山地质专家给全市60名矿山主要负责人和14名矿山监管人员开展《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规范》系统学习和培训,确保企业和监管人员准确把握普查工作范围、流程、方法和技术手段。二是企业自主组织学习培训,各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落实《规范》培训方案,强化对矿山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相关工种的教育培训。三是监管部门组织上门宣讲,市、县应急局利用执法检查、指导服务等机会,上门给企业宣讲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具体要求,指导企业规范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提高企业普查工作意识。
“过筛式”专项普查,全面摸排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截至目前,全市要求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的22家矿山企业均已开展。一是聘请专业机构开展普查,17家矿山企业聘请第三方机构辅助企业开展普查工作,弥补自身技术力量的不足。二是采取技术手段开展普查,5家矿山企业因为地质资料不全等原因,采取物探、钻探等技术手段,查清矿山未来3~5年内生产区、规划区和其他区域的各类隐蔽致灾因素。三是聘请专家开展普查报告审查,结合《规范》要求,衢州市应急局明确评审专家数量和资质,同时辖区22家矿山企业均邀请专家对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进行评审。
“过关式”专家复核,强化隐蔽致灾因素管控措施。为切实提高矿山企业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质量,7月21日~25日,衢州市应急局邀请3位国家级矿山专家对我市所有地下矿山和重点露天矿山的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开展为期一周的集中核查。一是“一对一”、“面对面”开展核查,“按照先地下矿山后露天矿山”的顺序,逐家矿山开展“过关式”复核,矿山企业技术负责人和报告编制负责人与专家“一对一”交流研讨,既查清问题所在又提升业务能力。二是制定“一矿一策”,专家认真复核每家矿山普查报告,提出针对性整改意见,并形成“一矿一策”的复核意见。三是督促问题意见限期整改,本次共集中核查18家矿山企业,提出问题意见226条,推倒重来报告1份,原则上要求企业8月底前完成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