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人民政府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
举全省之力做好台风过境后救援减灾工作
发布日期:2019-08-13 00:00 来源:防汛抗旱处 浏览次数:

        第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于8月10日22时离开浙江,已远离我省,11日8时45分,省防指将防台风应急响应从I级调整为Ⅱ级。根据中央气象台评估,“利奇马”不仅是今年西北太平洋的最强台风,也是今年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同时还是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华东地区的第三强台风,与2016年的台风“莫兰蒂”并列,仅次于1956年的台风“温黛”(Wanda)、2006年的台风“桑美”(Saomai),综合致灾强度等级为1956年以来最高。截至11日11时,超强台风“利奇马”已致535.8万余人受灾,因灾死亡30人,因灾失踪18人,紧急转移安置120.2万人(其中集中安置53.8万人,分散安置66.4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8.5万公顷,绝收约2.3万公顷,因灾倒损房屋3.6万间,直接经济损失157.5亿余元。
        台风过境后,我省立即从防灾抗灾转入灾后救援和恢复重建工作,各级各部门全力抓好抢险救灾,各项工作正有序有力推进。
        一、全面作出部署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台风过境后救援减灾工作。10日下午,省委书记车俊赶赴灾情较重的温州、台州检查指导救援减灾工作;10日晚,省长袁家军主持召开水库河网调度和城市内涝处置紧急会议,要求继续保持高度警惕和旺盛斗志,毫不松懈做好各项抢险救灾各项工作,努力把台风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并要求马上组织物资调拨等各项灾后重建工作。会后,省防指指挥、省委常委、冯飞常务副省长立即召开全省抗灾救灾视频会议,强调要把灾后重建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全面部署落实灾后重建工作;11日上午,又组织召开相关部门、15个受灾较重的市县参加的灾后会商会,对全省抢险救灾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
        二、全力以赴做好减灾救灾工作
        各部门强化统筹协作,省应急管理、发改、财政、交通、自然资源、水利、住建、农业农村、经信、旅游等有关部门立即成立灾后应对工作组,直插一线抢险救灾。省应急管理厅派出4个工作指导组,进驻灾害较重的温州、台州、宁波、舟山等地市协调救灾工作;武警总队出动1443名兵力,29艘冲锋艇,转移群众4360名;水利部门有序做好水利工程调度,并出动47个工作组指导一线工作,防止出现灾后洪涝灾害,全省大中型水库共拦蓄17.8亿立方米,沿海河网累计外排水量14.8亿立方米;气象部门实时关注我省气象情况,通过微博、微信等滚动播放气象预报;自然资源部门撤离转移2035处可能受地质灾害威胁24687人;公安部门处置抗台抢险救援警情16251起,投入警力235604人次,营救群众20978人次,救治伤员717人次;交通运输部门全面抓好交通设施抢修、保障,截至11日上午,全省境内高铁、高速公路基本恢复正常,温州、衢州、台州、义乌、杭州、宁波等机场已恢复运行,普通国省道中断38条,已抢通23条,农村公路中断1710条段,已抢通949条段;通信管理出动应急保障人员19497人次、各类应急车辆7362台次、应急通信设备313台次、发电油机6579台次,抢修工作有序进行中;建设部门出动应急抢险队伍1900余支,抢险人员61000多人次,检查广告店招28000个,检查城市河道涉河围堰1900余处,整改消除隐患450处;卫生健康部门出动卫生应急救援队伍384支2169人次,救治伤员2484人次,各级医疗机构共出动医务人员1220名,保障844个临时避灾安置点群众健康,10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9名专家组成的医疗队赴永嘉县救治岩坦镇山早村受伤村民,目前所有受伤人员生命体征稳定。
        各市全面调动救援力量、装备,组织抢险救援部门抢修电力、通讯、交通等基础保障设施;全面开放避灾安置场所,组织转移安置人员。特别是针对本次受灾较重的临海市,台州、临海调动本地救援力量455人、冲锋舟54艘,社会救援力量68支、冲锋舟229艘;19个镇街共出动救援队伍264支4537人次,解救紧急群众4938人,处置灾情险情1843起;针对永嘉的灾情,温州建立现场救援组等8个专项工作小组,调度300余人开展搜救工作,对死者和失联人员家属实行“三对一”安抚,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的生活保障。目前,温州81%受损的电力已恢复,36%中断的道路已抢通,26%中断的通信基站已恢复。全省各地紧急驰援临海、永嘉等地的救援减灾工作,丽水、金华、嘉兴就近调集专业救援队伍、社会救援力量和物资装备,连夜奔赴受灾地区。
        特别是针对台州临海市受淹严重灾情,10日夜里,省防指连夜调派各类救援力量和调拨物资装备,在本地现有救援力量和应急物资装备的基础上,统筹军区、武警部队、消防救援力量和社会救援力量近1000人在临海开展抢险救援;紧急协调省水利厅、省粮食物资局筹措物资,调剂210艘冲锋舟、40艘橡皮艇以及编织袋、救生圈、抛投器、发电机、水泵、便携式工作灯、自发电移动照明灯等支援;11日凌晨3时,又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协调救援力量和物资装备的衔接工作。各类救援力量、物资装备于11日7时全部到位。截至11日11时,各项救援工作在加快进行。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我省将坚持防汛救灾与恢复重建两手抓、两手硬,全力抓好灾后重建和生产自救工作。
        一是深入开展灾情核查工作。深入灾区开展灾情核查评估工作,全面准确掌握受灾人数、基础设施毁坏等基本情况,并认真核定损失,确保数据准确、情况翔实;根据灾情核实情况及时安排补助资金;统筹做好全省灾情统计汇总工作。
        二是妥善救助安置受灾群众。多方筹措救灾资金和物资,及时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保证受灾群众生产自救和基本生活需要;按程序做好因灾返贫、贫困受灾人口的帮扶工作;加快因灾倒损农房恢复重建;搬迁安置项目和新选址集中建房必须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必须与城乡发展规划、乡村振兴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确保选址科学、安全。
    三是积极组织开展生产自救。各部门通力协作,根据职责职能,迅速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正常开展;做好市场农产品价格预警分析,确保重要生活物资和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平稳;安排好农资供应,指导受灾农民改种补种;同时积极协调保险机构,及时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房保险的理赔工作。
        四是及时修复水毁基础设施。抓紧修复损坏的水利工程,疏浚城市排水设施,修复抢通水毁交通道路,及时修复电力设施和通信线路,检测维护各类市政管网,迅速恢复与民生相关的基础设施功能,确保交通通讯畅通,保证正常供水、供电、供气。
        五是全面排除各类灾害隐患。切实加强地质灾害、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等方面的隐患排除和应急处置工作。加强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隐患点、险塘险库、水毁道路、危房、景区(点)等重点部位的排查、隐患整改、落实防控举措;加强灾后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防治工作;妥善安置受灾群体,及时排查村级避灾安置场所存在的隐患,避免发生意外,做好避灾安置场所的物资保障工作。
        六是高度重视灾后卫生防疫工作。当前,正值夏季高温季节,加强疫病监测和疫情报告,严密监视疾病发生和流行动态,强化卫生防疫、饮食安全等宣传教育,及时组织医疗专家和卫生防疫人员深入灾区,做好医疗救治和灾后卫生防疫工作。指导各部门开展环境清理,发动广大群众做好环境清洁工作;抓紧组织清淤排涝工作,加强牲畜、家禽的疫病监测、消毒和防疫工作,坚决预防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暴发和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