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后,我省浙中南地区局部遭遇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有雷雨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和雷暴大风。为切实保障假期平稳安全,省防指办提级对待,将强对流天气纳入“1833”联合指挥体系应对,开展联合值班值守、研判提示、预警叫应。全省汛情总体平稳,无异常情况报告。
一、强对流天气情况
4月4日至6日,浙中南地区多降雨,部分中到大雨,丽水、温州局部暴雨,北部阴雨相间。4月4日8时至4月6日15时,全省发布气象预警信号31条,其中雷电预警20条(均为黄色),暴雨预警4条(黄色1条,蓝色3条),大雾预警7条(橙色4条,黄色3条),无触发叫应。
二、防御工作情况
(一)高度重视,强化分析研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易炼红书记多次作出批示指示,要求做好强对流天气防范;4月3日,王浩省长召开全省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专题动员部署会议,对清明假期强对流天气防御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从4月2日起,省防指办坚持每天组织省气象、水利、自然资源、建设、交通运输、海洋经济、农业农村、文化广电和旅游等部门和杭州、宁波、温州、绍兴、金华、衢州、台州、丽水等重点地区滚动分析研判,下发2期工作提示函,要求各地各部门领导靠前指挥,扩大叫应范围,强化值班值守。
(二)高效协同,统筹协调应对。省防指办按照四级应急响应要求,组织公安、气象、水利、交通、文旅等部门入驻,开展联合值守,每日联合会商。省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强对流)业务服务四级应急响应,发布气象预警信号31条、12379预警短信38.98万条、浙政钉预警信息25.94万条、12379语音外呼177人次。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防范区实时预警37次,群测群防员对1510处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累计巡查1783次。省公安厅启动交警执法站131个,设置临时执勤点636个,出动执法人员22799人次,出动警车7627辆次,妥善处理交通违法及高速公路大流量缓行,交通安全形势总体平稳。省建设厅对下凹式立交桥,地下隧道、小区地下车库等重要区域落实专人巡查检查,全省共排查2121个易涝风险点,提醒在建工地14622个。省交通运输厅密切跟踪浙中南地区降雨情况,指导各地实际适时启动停车停航停建管控措施。省水利厅抽查部分县(市、区)水利部门值班值守情况,并对庆元作出工作提醒,衢州市启动水旱灾害防御四级应急响应。省农业农村厅启动每日调度机制,出动229个服务组实地指导服务农业主体830家次,加固大棚等农业设施1.68万亩。省海洋经济厅对航路及航路周边渔船加强点验,向渔船发送气象预警信息,提醒渔船按规定落实编组生产、值班瞭望和穿戴救生衣等措施。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共出动2024人次,排查文化和旅游主体1614家次;检查高风险新业态项目181个;排查安全生产隐患185项并100%完成整改。
(三)上下合力,有效应对处置。各地切实强化预警叫应和应急响应联动,叫应基层防汛责任人,督查检查基层责任人要“5个讲清楚”,及时进入应急状态,实现应急措施闭环。杭州市每日2次组织会商研判,密切关注天气动态,开展“五个讲清楚”和“六问”抽查84人次。宁波市开展全覆盖抽查,市级抽查12个县级防指办,各地抽查156个乡镇(街道)。温州市动态发布预警提醒,共发布预警47条,其中雷电黄色预警26条,雷暴大风黄色预警18条,大雾橙色预警2条,大雾黄色预警1条。绍兴市通过绍兴发布、越牛新闻等主流媒体发布提示信息10多次,累计发布气象预警5条,推动各类短信173万条。金华市派出10个督查组对10个县(市、区)防汛备汛和强对流天气防御工作开展督查,累计叫应县、乡责任人2000余人次。衢州市共排查点位7531处,发现隐患102处均已落实闭环管理,转移群众5户16人。舟山市针对休闲渔船、涉海涉水旅游景点等重点部位强化管控。台州市坚持每日会商,发布气象预警16条,调度温黄平原河网预排800万,降低河网水位。丽水市及时开展人员转移,云和县金水坑村风险隐患排查人员巡查发现紧水滩电厂施工棚存在风险隐患,乡镇防汛指挥部及时督促停工并转移人员,成功避险20人;缙云县实施人员提前转移,成功避险一起地质灾害,成功避险1人。
(四)值班值守,做好应急准备。清明节期间,全省应急管理系统牢固树立“群众过节、干部过关”的思想,当好应急“守夜人”。省应急管理厅实行双领导带班制度,实行多处室联合值班,防汛、地质、森林防火、安全生产条线每天安排专人参加联合值班,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全面落实物资、装备,落实公安、消防救援、社会救援力量、专业救援队伍和森林防灭火队伍共5372人实行常态化备勤,6架航空救援直升机保持适航状态。5日,航空应急救援直升机在距离舟山180海里海域成功救助1名渔船船员。
据气象预报,近期我省多局地雷阵雨天气。省防指办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严防突发性强对流天气灾害,紧密关注地质灾害的滞后性风险,落实落细责任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